沙丘的形态变化很大,主要受风沙流的速度、风向、含沙量以及障碍物的规模等因素影响,按照地貌形成与风向的关系对地质公园内的沙丘进行分类。
1.单向风形成的沙丘
这种沙丘主要是在单风向或几个相近风向作用下形成的,也称为信风型沙丘。
(1)固定沙丘
位于雅丹景区,丘体高度最高达1.7米,沙丘表面生长白刺,低洼处有芦苇、锁阳。风沙流前进遇到障碍,一部分沙粒先在障碍物的背风面或迎风面沉积下来,形成不规则沙体,随着沙粒在障碍物两侧沉积,沙体逐渐增大。
固定沙丘
(2)新月形沙丘
主要发育于鸣沙山月牙泉景区的鸣沙山,平面形态为新月型,有一个较锐利的沙脊,迎风坡缓,坡角在5°-20°,为流线形,表面发育小的沙波纹;背风坡陡,坡角可达28°-34°,接近沙粒堆积的休止角,为向逆风方向的弧形,沙粒松散,在顺风方向有两个向前伸的翼角。
新月形沙丘
(3)羽毛状沙垄
分布于雅丹景区西南的库姆塔格沙漠,是我国独有的沙垄形态。羽毛状沙垄自东北向西南方向逆山坡向上延伸,沙垄之间分布一些低矮的沙埂,沙埂与沙垄几近直角相交,沙垄好似鸟羽的羽轴,沙埂好像羽轴两侧的羽支,故而将其称作为羽毛状沙垄。雅丹景区内有部分羽毛状沙丘分布,垄脊整体走向为NE-SW,NE为迎风坡,SW为背风坡,沙垄高10-15米,舌状沙丘高约0.5-2.3米,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
羽毛状沙垄的形成需要平坦倾斜的地面,地表沙物质丰富,两组相近风向是其形成的动力条件。
羽毛状沙垄
2.季风型沙丘
这种沙丘是由两个方向的风作用下形成的,又称为季风型沙丘,两个风向既可以斜交,也可以反向。形成的地貌多为沙丘链,规模比较大。地质公园内双向风形成的沙丘主要为新月形沙丘链。
新月形沙丘链
主要发育于鸣沙山,是在偏北、偏南两个方向的风作用下形成的,其中一个方向的风较强,是形成新月型沙丘形态的主导风向;这种沙丘链由多个新月型沙丘的翼角横向连接而成,高10-30米,长几百米,延伸方向与主导风向垂直。
3.金字塔形沙丘
这种沙丘的形成与运动的气流受到干扰形成多方向的风有关,又称为干扰型沙丘,最典型的是金字塔形沙丘。
主要发育于鸣沙山,为锥角状,有三个以上的三角形面,每个面代表一个风向,坡度在30°左右,沙体高50-100米,是在三个以上方向的风交叉时,而且风力相近的情况下形成的,它们相互抵触造成沙粒沉积形成金字塔形沙丘。
金字塔形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