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研究史及主要
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历史及研究内容
地质公园由于其所在地理、地质构造方面位置独特,一直吸引着各国探险家、地理学家和地质工作者到此进行地理、地质与构造、生态环境、文化历史、旅游开发与管理等多学科的调查,并提交了不同类型和等级的研究报告、专著和论文。
地质与构造科学方面 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甘肃省地勘局等诸多科研院所在这一地区做了大量工作,在区域地质调查、雅丹形成环境、大地构造演化历史、月牙泉形成原因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相继提交了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并发表了多篇具有影响力的科技论文。
地理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大学、甘肃省水利厅等院所的专家们,针对雅丹地貌、月牙泉水位治理、鸣沙山风沙活动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保护地质遗迹、开发旅游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环境科学方面 敦煌地区作为研究我国疆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主要研究区之一,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学者们,对这一区域的风沙活动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演变等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保护敦煌地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化历史科学方面 以敦煌研究院为主的专家学者,对莫高窟洞窟的开凿,壁画的研究、保护与修缮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还有诸如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院校的工作者们,也对敦煌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旅游开发与管理科学方面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等单位的学者,针对雅丹地质遗迹、莫高窟、玉门关、阳关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提出了科学开发的意见。
这些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地质公园属地本身的科学意义,同时也为更好的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生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主要研究成果
地质与构造研究
Zhibao Dong, Ping Lv, Junfeng Lu et.al. Geomorphology and origin of Yardangs in the Kumtagh Desert, Northwest China[J]. Geomorphology, 2012, 139-140:145-154.
W. WARD.Evolution of the yardangs at Rogers Lake, Califomia[J].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84: 829-837.
林凯中,蔡利飘,罗婷婷等.敦煌盆地地层发育特征分析[J].石油地质,2012,(3):149.
牛清河,屈建军,李孝泽等.雅丹地貌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11,05:516-527.
刘永顺,于海峰,辛后田等.阿尔金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和前寒武纪重要地质事件[J].地质通报,2009,10:1430-1438.
郭召杰,张志诚,张臣等.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走滑边界的侧向扩展[J].地质通报,2008,27(10):1678-1686.
杨合群,李英,李文明等,北山成矿构造背景概论[J].西北地质,2008,01:22-28.
殷先明,杜玉良,殷勇.甘肃花岗岩类成矿作用研究与找矿方向[J].西北地质,2005,04:25-31.
张梅,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观的成因[J].丝绸之路,2003,S1:14-15.
郑本兴,张林源,胡孝宏等.玉门关西雅丹地貌的分布和特征及形成时代问题[J].中国沙漠,2002,22(1):40-46.
张振法,李超英,牛颖智.阿拉善一敦煌陆块的性质、范围及其构造作用和意义[J].内蒙古地质,1997,02:1-14.
地理学研究
董治宝,苏志珠,钱广强等.库姆塔格风沙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92-309.
王天天,探秘雅丹魔鬼城[J].西部大开发,2011,08:116-117.
百善.敦煌雅丹魔鬼城[J].地理教学,2011,18:1+65.
董霁红,卞正富.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自然遗产保全的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05:561-567.
李增茂.雅丹感悟[J].阳关,2003,06:19.
胡世雄,吴正,敦煌鸣沙山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模式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1):60-67.
杨镰,《罗布泊探秘》与罗布泊之谜[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02:82-94.
生态环境研究
安志山,张克存,王晓雷等,敦煌月牙泉风沙环境及沙山动态监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03:115-120.
张克存,牛清河,屈建军等,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风沙环境分析[J].中国沙漠,20 12,04:896-900.
陈雷,全面实施敦煌综合规划坚决打赢敦煌生态环境保护这场硬仗[J].中国水利,2011,16:1-4.
李佳.大敦煌地区生物多样性评价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
曾艳玲.敦煌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02:59-60.
王富葆,马春梅,夏训诚等,罗布泊地区自然环境演变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2008,28 (1): 150-153.
文化历史研究
杨永生.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与对策[J].河西学院学报,2012,03:63-67.
黄永美,徐卫民.汉长城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05:40-47.黄永美,徐卫民.汉长城的修建、功能及现代意义[J].科学经济社会,2012,03:16-19.
牛玲.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动物画研究[D].兰州大学,2009.
李岩云,傅立诚.汉代玉门关址考[J].敦煌研究,2006,04:67-71+122-123.高启安.敦煌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产业开发[J].甘肃理论学刊,2004,04:106-108.
樊锦诗,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J].敦煌研究,2000,02:40-51+186-187.
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
刘海洋,王乃昂,叶宜好等,我国沙漠旅游景区客流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以鸣沙山、沙坡头、丹吉林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 (3):156-163.
董瑞杰,董治宝,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观美学研究[J].中国沙漠,2013,02:403-411.
窦贤.畅游甘肃地质公园[J].丝绸之路,2007,05:5-13.
袁银昌.三进“魔鬼城”——敦煌雅丹地质公园[J].航空港,2006,02:78-83.
杨阿莉,甘肃省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与保护[J].社科纵横,2006,06:18-19+22.
林鹰.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J].中国园林,2005,02:75-78.
林鹰,崔颖,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介绍[A].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园林学会.北京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赴韩作品参展与考察专辑一北京园林论文集[C]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园林学会,2003:5.